快捷搜索:  as  xxx  鹌鹑  养狗    小龙虾  土豆  鸭蛋

广西崇左一根甘蔗种出“两头甜”

  俗话说“甘蔗难有两头甜。”但广西崇左市江州区通过种养循环、产业联盟等模式,让甘蔗浑身都成了宝,连尾梢一吨都能卖出180元。传统农业如何向现代农业转型,笔者走进江州一探究竟。

  小地块并成大块,跳出单一种蔗短板

  江州区有“中国第一甜县(区)”的美誉,人均产蔗产糖量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但这里地处左江旱区,甘蔗生产面临干旱、机械化程度不高、单产低等瓶颈。近几年来,“甜蜜产业”遇寒冬,糖企亏损、蔗农减收。
广西崇左一根甘蔗种出“两头甜”

  江州区委书记黄云革说:“冲出重围,我们决定用5年时间建设60万亩甘蔗双高基地,探索农民用土地入股,采取‘政府+制糖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让小地块并成大块。”

  3月21日,驮卢镇逐盎村李其辉驾驶甘蔗种植机穿梭在千亩甘蔗地里。“人工一天种不到1亩,而种植机可种35亩,效率提高了几十倍。”李其辉开心地说,“今年加入合作社,实现了机械化,做事轻松多了。合作社种植甘蔗1200亩,年产值能到260万元。”

  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区引进14家农业龙头企业,成立了132家合作社。

  跳出单一种蔗短板,多元化经营应运而生。1月23日,万只黑山羊现代种养示范基地开工,“甘蔗基地+良种繁育+现代农业示范区”融合发展,弥补了种甘蔗效益低的劣势。

  江州区委副书记赵波说,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建甘蔗苗繁育基地3000亩,年出栏优质山羊上万只,拉长蔗糖产业链,发展生态经济,将实现年销售收入4000万元,能有力带动农民脱贫。

  种养循环变废为宝,企业反哺“第一车间”

  江州区地形复杂,丘陵、岗地、谷地、水域均有。“还有一些地方不适合种甘蔗,发展什么产业?我们想到甘蔗尾梢。”黄云革说,全区一年甘蔗尾梢量150万吨以上,但农户除了少量喂牛,大多都是丢掉、烂掉,要利用好“尾梢经济”,做大肉牛养殖业,实现宜蔗则蔗、宜养则养,蔗养相促。

  2013年,江州引进广西大华农业公司年产3万头优质肉牛产业化基地项目,形成集种养加、旅游、餐饮一体的肉牛生态养殖示范区。公司以180元/吨左右的价格,向农户收购甘蔗尾梢,加工精饲料。去年一年,为蔗农增收800多万元。

  反哺农业和蔗农,江州区积极引导制糖企业参与“第一车间”生产。今年崇左东亚糖业公司计划投入甘蔗生产9600万元;中粮屯河崇左公司拿出2亿元,对合作社种蔗每亩垫付2000—3000元,破解了资金难题,推进了农业机械化、集约化发展。

  贫困农户精准增收,人均收入提高三成

  “把42亩旱地流转给公司后,每年收入3.6万元,我找了份工作,每月还有2500元收入,比过去实惠多了。”农民李兆润高兴地说。

  这是该区推行“政府+龙头企业+基地+扶贫户”发展模式的缩影。以大华公司的优质肉牛产业化基地为例,基地实行肉牛分散饲养,由政府统一贴息贷款,公司对贫困农户实施精准扶贫,贫困户向大华公司领养牛犊,公司提供技术指导,群众自行收集甘蔗尾梢饲养,育肥后由基地定向收购,每养一头肉牛,养殖户可获得收益3000元左右。基地建成后,预计可带动约2000户农户。

  黄云革说,通过甘蔗“双高”基地示范带动,全区稳住了甘蔗种植面积,目前达112.5万亩;同时,经营企业通过实施深耕深松、地膜覆盖、节水滴灌技术,平均亩产有望达6吨以上,甘蔗糖分达14%以上;此外,项目区农民通过收取土地租金、分红、劳务收入等,人均纯收入普遍提高三成以上。

甘蔗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