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as  xxx  鹌鹑  养狗    小龙虾  土豆  鸭蛋

浙江女婿周晴枇杷树下养黑鸡年赚30万

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土地谁来种?一个提起来让人皱眉的话题,有人却喊他来种。他是谁?昨(21)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 重庆在行动——青年记者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来到第三站——重庆黔江区。在众人纷纷离开农村外出务工的“浪潮”之下,一个浙江女婿却跟随妻子回到黔江黑溪镇改革村。在这里,他流转乡邻的近500亩荒地,如今这些田地通通变为了“金”山。

图为周晴在枇杷园喂鸡。

乡邻外出务工 荒弃土地成商机

“好不容易走出大山,回来种地可丢人了。”面对女儿王霞和女婿周晴的种种规划,母亲只是摇摇头。“再怎么说得天花乱坠,说白了还不是种地。只有做一个城市人,才是成功”。

回到农村淘“金”的想法并不是周晴和王霞一时的“冲动”。

周晴来自浙江温州,在当地老家曾是村支书,“那里不少年轻人都回到农村种植水果,外销致富。”周晴是见证者,也想成为实践者,而正是看中了黔江区黑溪镇肥沃的土壤和拥有大批荒弃的土地。

2009年,远赴浙江务工的王霞与周晴恋爱。2010年春节,两人谈婚论嫁回到重庆见父母。“这里的山要比我们老家大许多。”周晴回忆,当时他的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反差,同样是农村,在黑溪镇改革村,上百亩成型的梯田竟然只有零星几块菜地。“搁在我们老家简直就是聚宝盆。”

那年春节,周晴也听说了不少返乡年轻人年后继续外出务工的想法。那一刻,周晴心里意识到,大家只在一味追逐外面的世界,这反而给他带来了商机。

那一年,周晴与王霞敲定婚事,临行时周晴在路边抓了一把土。正因为这把土,让他仅仅一个月之后便再次回到了黔江黑溪镇。“土质显示富含丰富硒元素。”

顾不上王霞父母的阻挠,周晴贷款流转了当地村民200亩土地,将老家的白沙枇杷迁种了过来。

树下土鸡一群 树上果子满枝

4月21日,在黔江区黑溪镇改革村2组,记者一行见到了周晴,虽然他因平日风吹日晒多了,显得有些沧桑,但黝黑的皮肤、爽朗的笑声和结实的体格,无不显示出其常年食用无公害农产品的健康体魄。

如今,周晴所经营的丰非白沙枇杷种植园,占据了大半个山头。园子里,树上的枇杷已经长出了青果,上千只黑色乌鸡在林间肆意奔跑,忙着捉虫“解馋”。枇杷林的尽头,三五间鸡舍错落有致的分布着。

大家伙走近枇杷园中,乌鸡自然一哄而散,记者却发现了意外收获——一枚青绿色的土鸡蛋藏在树下,在阳光的映衬下,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泽。

别看着现在林间里跑着的是土鸡,在2年前,园里除了枇杷外,套种的却是南瓜。“每棵枇杷树间距有1.5米,种上枇杷后,土地闲置很多,套种是惯用的一种增加土地亩产的方式。”

周晴说,2011年他从浙江引进白沙枇杷后,在改革村的200亩土地上种植枇杷,为了增加土地的利用率,他开始在林间间隔处套种其他农作物。

刚种下的第一年,就发现了问题,“南瓜、枇杷树会吸收土里的营养,杂草太多,两者都长不好。”周晴说,尤其是杂草,每个月不得不请工人来除草,光是人工费都得花费上千元。不仅如此,南瓜和枇杷树都会滋生一些虫害,两者互相影响,反而还种不好,土地也难以滋养。

怎样让枇杷树长得好,土地利用率高,又让土地营养能够得以恢复,让周晴着实犯了难。

图为周晴展示他家的土鸡蛋。

枇杷搭配土鸡 土地增值100%

转机出现在2012年伊始,黑溪镇政府开始向村里推广“林下经济”。所谓“林下经济”,是指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阴优势从事林下种植、养殖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

这一新思路,瞬间破解了周晴的难题。

“对,就应该养草和虫的天敌——鸡。”周晴盘算到,鸡吃虫子可以防虫护林,粪便可以育肥林地。林下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也有利于鸡的生长,不仅降低了成本,减少了疫病,土鸡的味道也会大大增加。

事不宜迟,从2012年开始,周晴特地从湖北等地引进良种乌皮鸡4000只,开始在枇杷林进行放养。“平时鸡都会在林间里找虫吃,也会吃一些杂草,平时再辅以玉米、豆粕等,保证土鸡的质量,根本就不用操心。”

周晴说,枇杷园生长的自然杂草是家禽的“天然氧吧”。家禽吃草吃虫,粪便肥林地,与林木形成良性生物循环链。

从2014年开始,枇杷树经过3年的育苗期后开始结果,小鸡仔也正好长大。

“一亩土地平均栽种50株枇杷树,每亩枇杷平均产量250斤,按照每斤20元计算,则为5000元。一亩枇杷园,平均能养25只土鸡,每只土鸡约100元,则是2500元,加上3元一颗的‘绿壳蛋’,一年至少也有3000元的收入,这总共就有超过10000元的收入。”周晴说,相当于每亩土地增值了一倍。

采摘游盛行 足不出户就可挣上20万

去年5月,周晴经营的白沙枇杷开始完全成熟,肉质细嫩,甜美可口的枇杷立即吸引了黔江等周边市民的注意,自驾前往枇杷园摘枇杷的市民络绎不绝。

“2万斤枇杷完全不够采摘,根本就不需要往外销售。”周晴说,枇杷质量好吸引了大批游客上门采摘,20元一斤的价格,也不愁销路,加上田园土鸡的存在,自己捉鸡、买鸡的市民更是让采摘游多了乐趣,参与度也越来越高。

去年一年,周晴靠枇杷和土鸡,实现了20万元的盈利。今年,周晴又流转了近800亩土地种植枇杷,并带动周边贫困户一起开启枇杷配土鸡的林下经济模式,带动致富。

今年48岁的贫困户廖玉仙,一面在周晴的枇杷园里打工学习枇杷种植经验,另一面也在自家种植了10亩枇杷,并放养了300多只鸡,开始加入周晴的枇杷种植合作社,预计3年后,枇杷和土鸡的效益会给她每年带来5万元的收益。

林下经济让大地增绿 农民增收

黑溪镇人大主席李松向记者介绍,林下经济投入少、见效快、易操作、潜力大。“发展林下经济可以让大地增绿、农民增收,多方收益。”

李松表示,目前园区还带动周边51户农户种植枇杷,养殖土鸡,其中贫困户7户,到今年年底,预计实现1000亩的种植规模,土鸡及旱鸭养殖数量达到8000余羽,届时,采摘游可以实现枇杷、土鸡足不出户的销售,盈利可达到30万元。

生态种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