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as  xxx  鹌鹑  养狗    小龙虾  土豆  鸭蛋

贵州紫云火花乡:一个蔬菜基地带富一村人

早春三月,播种时节。田坎边、畎陇旁,极目处处耕作忙。

在贵州紫云自治县火花乡蔬菜基地,种菜的落成村村民任春花告诉记者,她们夫妻俩在蔬菜园干活,平均每月赚6000元没问题,赚得多时一月能赚上万元。

“我们把土地流转给公司,得到土地流转费。又从公司承包地块种菜获得劳务费,划算!”

该蔬菜基地隶属黔华公司。该公司2013年入驻以来,历经艰难求索,最终通过选种更新和创新种植模式,一步步走出困境,带给了周边村民致富希望。
工人在蔬菜基地采收菜心。

发展初 连年亏损步履维艰

蔬菜基地里,播撒着希望。工人们有的在播种、有的在施肥、有的在收菜、有的在翻地……忙碌的景象让黔华公司老板袁恒内心充满喜悦。

2013年,黔华公司在政府的扶持下,投资800万元入驻火花低热河谷蔬菜基地,流转了1300亩土地,发展蔬菜种植。最初依托低热河谷的优势抢收早熟蔬菜,以“早”、“鲜”为理念,积极抢占市场。

“入驻之初,我们依托低热河谷地理优势条件,以种植西红柿、豆角、茄子、黄瓜、小瓜等果类蔬菜为主,抢‘早’‘熟’卖好价钱。”袁恒说,蔬菜是一年四季都有市场的产品,抢“早”、“熟”只有春季有市场优势,其它季节很难有所作为,这给公司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种植模式上,黔华公司最初直接把附近村民吸纳为工人,采取每人每月2100元的工薪制。结果是:无法激发工人的积极性,更谈不上提高工人做工精细度、精益求精,使得公司蔬菜产量和质量遭遇严重瓶颈。

“拿固定工资、吃大锅饭,工人积极性激发不了。果类蔬菜成长期长,还时常出现无菜可卖的现象,公司发展相当艰难。”仅仅在2013年至2015年两年间,黔华公司的蔬菜基地亏损600万元,亏损一步步“蚕食”着袁恒的信心,以及工人们的积极性、耐性。穷极思变,已经迫在眉睫!

发展中 找准定位“抢”到市场

袁恒逐渐意识到,靠抢“早”“熟”为主的果类蔬菜,无法长时间在市场上占据优势。为此,他多次到沿海部分大型蔬菜种植场和蔬菜销售市场考察,通过反复找寻,他发现菜心、菜苗类低矮蔬菜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2014年底,黔华公司决定更新蔬菜品种,不再种植生长期较长的西红柿、豆角等果类蔬菜,改种生长期较短的菜心、荠菜、菜苗等低矮蔬菜。通过“短平快”的产品定位,逐渐打开销路。

“菜心有收获期45天、50天、70天不等的多个品种。荠菜有收获期30天、40天、60天不等品种,菜苗生长期更短。”袁恒说,自从更新品种后,保证了每天都有蔬菜卖,避免了市场价格好却无菜可卖的“尴尬”。

产量“蹿”上来了,生产的蔬菜品种多了,进一步开拓市场又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2015年初,黔华公司派人到广州、深圳、香港等地区考察联络,并与广州鲜太健、香港盛丰公司建立合作关系。至此,公司生产的菜心、荠菜、菜苗等10多个品种的蔬菜销售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生存空间已然不是问题。

袁恒说,搞蔬菜产业,与发展其它产业一样,不可能一帆风顺,需要不断在摸索中前行。市场动态瞬息万变,墨守成规只会让路子越走越窄。

发展后 创新模式带富一村人

经营中袁恒发现,想进一步提升蔬菜产量和质量,按月计薪制很难激发工人积极性,创新种植运作模式势在必行!

“去年春季,公司经过多番考察分析,决定走‘反租倒包’的种植运作模式。”袁恒告诉记者,所谓反租倒包,就是从村民手中把土地流转完成设施改造后,再把地块承包给村民种植蔬菜。实际生产中,公司提供肥料、种子、农药、机械等全部成本,并组织开展技术培训,村民只管出劳力种植。收获时,种植出来的蔬菜按每斤6毛钱的价格收取。

结果是:赋予了工人更大的生产选择空间,抓准了产量和质量这一关键。既激发了工人种植激情,又提升了工人做工精细度。

“我家在黔华公司承包10多亩地来种菜,收获忙的时候,得每晚上加班收菜。”在地里收割菜心的勤香妹说,这几天菜多,上午翻地和播种,下午就割菜,忙不过来,只能让家人背着孩子帮助一起割菜。“不过,在家乡就业,照顾了老人和小孩,每月能赚近万元,再辛苦也值了。”

有奔头,就有吸引力!目前,在该公司承包地块种植蔬菜的村民有近100户,大家都在谋划自家的好日子。

“进入公司种植蔬菜的贫困村民,凡承包蔬菜地块面积达10亩地的,月收入近万元,这已经不属脱贫,而是致富了。”袁恒说,火花乡落成村还有贫困户180户;公司是在政府扶持下一步步发展起来的,为回报地方,在争取自身利润的同时,公司有带动一方百姓脱贫致富的责任。今年,该公司将吸纳50户贫困村民进入基地,并争取在3年时间内把落成村所有贫困村民吸纳进来,帮助大家脱贫致富。

蔬菜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