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生猪

[致富经]四川吴华、福建郭天助冒得倾家险 赚得惊心财

[致富经四川万源市吴华养殖旧院黑鸡,福建霞浦县郭天助养殖海参致富视频]冒得倾家险 赚得惊心财 20171124这种鸡全身乌黑,还是双冠。它还特别能飞,想抓到可不容易。因为一个事件,他被卷进了黑鸡产业中,让他陷入困境,还落下了终身疾病。他投入上千万元养海参,却惨遭失败。明知市场低迷,他却冒险大量收购,其实背后另有原因。他们变困境为机遇,上演了惊心动魄的财富故事。这些黑色的宝贝身上,到底隐藏着什么财富玄机?
 
本期节目的两位主人公,做生意都有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都是为了别人,冒着巨大的风险,去干了一件惊心动魄的事,这件事一旦失败,上千万元的财富可能就打了水漂。但这两个人却都有本事把危机变成商机,还让财富迅速增长,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致富经》 20171124 冒得倾家险 赚得惊心财)
 
[致富经]四川吴华、福建郭天助冒得倾家险 赚得惊心财

四川省万源市青花镇八字头村
 
记者来到吴华的公司采访,恰巧遇到几位经销商前来考察,刚到养殖基地,经销商们就对眼前的旧院黑鸡惊叹不已。
 
经销商:哇哇哇,真是会飞的鸡,飞出去了,那一只从这山上飞了多少米。
 
吴华:鸡的野性比较强。
 
记者:还能回来吗?
 
吴华:能回来的,你看,那只鸡那只鸡。
 
这些鸡竟然这么能飞,让经销商们兴奋起来。旧院黑鸡的养殖方式大部分都是林下散养,能飞善斗,所以抓起来十分困难。
 
吴华:这是用来抓鸡的。

致富经:冒得倾家险 赚得惊心财(20171124)
 
记者:拿这个抓鸡啊?
 
吴华:因为山上的鸡很野。
 
记者:不拿网兜抓吗?
 
吴华:网兜抓不住,鸡要往山上跑,这个比网兜厉害,平时抓鸡就是这个,我来试一试。
 
看到大家高兴,吴华准备大显身手一番,可是这鸡还真不好抓。
 
记者:摔了?
 
吴华:摔了一跤,没事儿没事儿。
 
吴华绕着养殖场转了三、四圈,终于抓到了一只旧院黑鸡。
 
吴华:这是旧院黑鸡,它是双冠,重冠,羽毛乌黑发亮,还有点绿色,你看,证明这只鸡很健康。脊椎骨还要比其他鸡多一块,体壮,野性比较强,
 
致富经:冒得倾家险 赚得惊心财(20171124)
 
记者:你抓鸡费劲吗?
 
吴华:有一点费劲,但是好玩。
 
就是靠着这些黑鸡,吴华2016年的销售额达1.5亿元,但这上亿元的财富却让他赚得心惊肉跳,还落下了一个终身的疾病。
 
吴华原本在四川省万源市的一家肉联厂做副厂长,2003年,原企业改制,他接手了这家肉联厂。
 
采访的时候,吴华带着记者走进了一间黑黑的小屋子里面。
 
吴华:这是我们的一个烘房,烘制车间,我们一个烘房要装五六千斤(腊肉),这些肉就是我们当地老百姓自繁自养的土猪肉,我们用传统的工艺进行熏制。

在四川家家户户都有吃腊肉的饮食习惯,以前的肉联厂是将育肥猪屠宰后直接销售鲜猪肉,而吴华则把屠宰的育肥猪换成了当地的土猪,土猪屠宰后再分成不同的部位进行熏制,做成腊肉。
 
到2008年时,吴华的肉联厂年销售额达到4000多万元。
 
致富经:冒得倾家险 赚得惊心财(20171124)
 
然而,一件让吴华觉得是天上掉馅儿饼的事情,却让他走向了深渊,还落下了一个终身的疾病。
 
2013年5月的一天,一位旧院黑鸡的养殖户突然找到吴华,让他帮忙宰杀,可谁知宰杀后,对方却把旧院黑鸡以非常低廉的价格推销给了吴华。
 
吴华:当时不知道。价格这么便宜,本身我们这种鸡的价位很高的,质量很好,所以我以为赚到了。
 
吴华觉得自己找到了一个商机,可让他没有意料到的是,接下来的几天,陆陆续续有更多的养殖户低价卖给他旧院黑鸡。
 
旧院黑鸡养殖户:当时在这里称秤,一直到门口都是车,从早上四五点就起来排队
 
吴华突然警觉了起来,他隐约感觉到这个事情没有这么简单,背后应该还隐藏着一个什么样的秘密。
 
吴华:不对劲,我就发觉是不是有问题,他们还不说价格。
 
吴华每天都在忙着打理公司的事情,没有时间看新闻。吴华觉得情况不太妙,他赶紧上网查询,这时才恍然大悟。他正在慢慢陷进一个巨大的困境中。
 
原来,那几天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禽流感疫情,得知这一消息后,吴华赶紧把收来的鸡送去检测,旧院镇被周围的大山层层包围,检测结果显示这些鸡并没有感染禽流感病毒。但是那段时间,鸡成为了人们谈之色变的东西。
 
让人没想到的是,得知禽流感后,吴华仍然照样收鸡,而且不管价格高低都收。
 
吴华:收就收了,干脆就豁出去了,亏就亏吧,反正是解决养殖户地困难,我们也有储藏地手段。
 
旧院黑鸡养到六个月以上,成为商品鸡后,如果继续喂养,不但不长肉,体重还会减轻。吴华慢慢了解到,养殖户们把旧院黑鸡送到他这里也是走投无路了。
 
旧院黑鸡养殖户:要亏钱,一千多只鸡,一天吃(喂鸡的钱)下来就不得了。
 
为了信誉,黑鸡既然已经收购了,就不能再退回,最后吴华决定将错就错,顶着压力继续收鸡。然而继续收鸡的这个举动,导致吴华落下了一个终身的疾病。
 
致富经:冒得倾家险 赚得惊心财(20171124)
 
采访的时候,吴华带着记者走进了他的冷库。
 
吴华:这是我们的冷库,冷藏的鸡。当时库里面就堆的这样的黑鸡,屠宰好的,真空包装的,就是这样的。当时我是我愁的没办法,我们几个库,装满了
 
不到一个月时间,吴华就收了20多万只旧院黑鸡,堆满了整整两个冷库,这些鸡如果卖不出去,他将会损失上千万元。那段时间,吴华经常在冷库里看着这些鸡发愁。然而,有一天,就在吴华走出冷库的时候,他突然觉得哪里不太对劲。
 
吴华:总觉得脸紧绷绷的,过了几天开始抽了。温差太大了,外面的温度高,里面的温度低,我看着这么多的鸡发愁,怎么卖得出去,所以以后一遇到冷、有风,我的脸部就开始痉挛。

20多万只鸡让吴华压力倍增,还落下了一个面部的疾病,他必须要为这些鸡找一个出路。
 
吴华收鸡4个多月后,禽流感疫情逐渐缓解,他把旧院黑鸡销售到北京、上海的一些餐饮公司,逐渐有了名气。
 
采访的时候,记者发现,吴华卖旧院黑鸡有高招,他除了带着经销商们参观外,还让大家亲自做一件事情。
 
致富经:冒得倾家险 赚得惊心财(20171124)
 
吴华:搞一个游戏,我们这个鸡,下的是绿壳蛋,现在我们山上遍山都是,找鸡蛋,找到了奖励一只鸡。不要白壳的要绿壳的。
 
记者:您觉得简不简单?
 
经销商:没有难度,有信心。
 
任务刚下,经销商们就迫不及待地四处寻找了起来,有的爬坡,有的直接不见了踪影。还有的人开始抓鸡自娱自乐起来,场面还真是热闹。
 
十几分钟过去了,才有人找到了鸡蛋。
 
经销商:我的运气太好了,看。
 
正当大家高兴之时,远处突然传来了惊叫声。
 
经销商:我发现了一窝。
 
经销商:有多少?一窝?快拿下来,快拿下来,领奖了,领奖了。
 
经销商:12个,把吴总吓着了。
 
原来,在旧院黑鸡的鸡蛋中,绿壳鸡蛋非常稀少,加上旧院黑鸡以散养的方式来喂养,鸡没有固定下蛋的地方,所以能找到绿壳的鸡蛋是一件靠运气的事情。
 
吴华:这个是绿壳的。
 
经销商:经过专家鉴定就一枚。
 
吴华:这个也是,4枚,4枚。
 
记者:我看刚才差点摔下来?
 
经销商:没事儿,踩滑了,还是有点难,有点累,不容易。
 
吴华就是抓住了旧院黑鸡蛋的这个特点,让经销商们亲自去找鸡蛋。通过亲自参与,经销商们对于吴华给出的售价也颇为理解,提高了合作意向。
 
吴华为了农户的利益,冒着风险收旧院黑鸡,给他带来了一个新商机。而在福建省有一位叫郭天助的人,他也同样冒着风险在干一件惊心动魄的事儿,一旦失败,上千万元的财富可能就打了水漂。
 
字幕:福建省霞浦县台江码头
 
这里是福建省霞浦县,天刚蒙蒙亮,渔民们就早早地来到了码头,他们整装待发,准备跟随郭天助去收购一种名贵的海产品,记者也一同前往。
 
刚来到养殖场,郭天助就和渔民们开始忙了起来。
 
郭天助:这种个头比较小点的都给单独挑出来,
 
记者:还要挑一下。
 
郭天助:对,都要挑起来,小的都要挑起来。
 
致富经:冒得倾家险 赚得惊心财(20171124)
 
记者:您平时怎么挑海参?
 
郭天助:看刺的长短,还有个头大小,都要分开,还有肚子里的水大不大,像今天的水量都还可以。大小都要选择一下,把一两以下的都要挑出来。
 
在郭天助的眼里,个儿大,肉厚,刺儿尖的海参是他优先收购的海参。
 
郭天助:海参状态非常好,里面的水还是比较多,但是皮很厚,质量是没问题,就是含水量大,但是海参的品质是很好的,这个海参本身是软绵绵的,一碰,受刺激的话,刺就会硬起来,底下海参的脚都很多,如果放在这个里面的话,慢慢会软下去。

仅仅一个上午,郭天助就收购了2万多斤的海参。他原本和这里的养殖户们只订购了30万斤,然而,他在这片水面上收了半个多月,已经超出了他预计收购的量。看到郭天助收海参,养殖户们心里的大石头总算放下了,因为2016年的海参行情并不好,郭天助自己也知道。
 
郭天助:计划的收购30万斤左右。
 
记者:加上您自己养殖的,现在是不是已经超了。
 
致富经:冒得倾家险 赚得惊心财(20171124)
 
郭天助:对,超出我的计划了,现在超了10几万斤了。
 
采访的时候记者看到,海参只要全部装上船,郭天助就会马上把钱打给养殖户,从不拖欠。这意味着,这些海参一旦收回去,郭天助就没有了退路,假如卖不出去,就会全部砸在他自己的手里,收的越多风险就越大。
 
面对低迷的销售市场,别人认为有风险,郭天助却说他在下一盘大棋,那他为什么冒着风险收这么多的海参呢?
 
郭天助是福建省泉州市人,在北京的一家水产品市场开店,销售海参等海产品。
 
2010年,郭天助的生意做的顺风顺水,他已经积攒了上千万元,这时,他看到别人养殖海产品很赚钱,同时,也觉得自己养殖再销售,更能准确地把控市场,心里更有底儿。他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在福建省养起了海参、鲍鱼,也就是这1000万元的投入,给他的人生带来了一个的巨大的改变。
 
郭天助:开始觉得很好赚,人家说100万能挣50万,我如果投入1000万,就能挣500万,那不是很快,就是脚步走的太快了。
 
那一年,为了方便管理,郭天助把海参和鲍鱼养在了同一片海域。到了2010年12月,眼看就要过了海参快速生长的季节,这时,帮郭天助养海参的工人却突然提出不干了。
 
郭天助:工人养到一半跑掉了,我问他为什么跑,他说这个地方怎么养海参,养鲍鱼的地方不能养海参,你怎么想到要在这个地方养海参。
 
别人养殖的海参都在慢慢地长大,郭天助的海参却一两都没有长,经过询问,他突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可是渔排和吊笼的投入太大,已经来不及他做改变。
 
三个月后,到了海参上市的季节,别人的海参都长到了6两左右,而他的海参却仍然只是一两,一丁点儿都没有变,到底哪儿出了问题呢?
 
采访的时候,郭天助找了一条不一样的海参拿给记者看。
 
郭天助:这是吐肠的海参,这个是没有吐肠的海参,海参遇到危险的时候就会把肠子吐出来保护自己,受到外部刺激的情况会吐肠,海参有一种修复功能,它在一两个月后,海参的肠子还会长出来。水流急的话,海参会硬起来,不吃东西,吐肠也会多。
 
原来,鲍鱼的养殖环境水质清澈,水流也稍急,海参却不能适应,风急浪大,就会吐肠,一旦吐肠就无法进食生长。没有海参养殖经验的郭天助,第一次养殖海参,就选在了风急浪大的地方,这导致他直接亏损500多万元,也给他带来了一个教训。
 
致富经:冒得倾家险 赚得惊心财(20171124)
 
郭天助:失败之后,后来考虑,做事要走稳一点,不要走太大步了。
 
经过这次的失败,郭天助做事开始谨慎起来,2011年下半年,郭天助在霞浦县重新建立了养殖场,每年只投300多万元,循序渐进地进行养殖。

2016年时,郭天助的海参一年能产20多万斤,他原本只打算再收购30多万斤别人的海参,可是到我们的记者采访时,郭天助收购的海参已经远远超过了他预计的数量。他又该怎么卖出去呢?
 
郭天助:今年外面也不是很好卖,来这边好多朋友打电话让收,。看着他们不好卖,也不好意思,就给他拉回去吧。
 
养殖户:着急要卖,不着急不行,水温升高就不行了。
 
致富经:冒得倾家险 赚得惊心财(20171124)
 
在五六天前,郭天助就已经答应了养殖户过来收购,不收的话会失信于养殖户。但是采访的时候记者发现,无论白天还是晚上,郭天助总会接到很多海参养殖户打来的电话,养殖户们找他,只有一件事,就是把海参卖给他。而郭天助也都点头答应要去看海参的品质。既然早就知道行情不好,那郭天助为什么还要继续收购这么多海参呢?做事一向谨慎的他,这次怎么敢如此冒险了呢?
 
采访的时候,郭天助特意找来一条海参给记者看。
 
郭天助:这是化皮的海参,这个是正常的活海参,这化皮海参俗话说就是海参死了,慢慢化成水了,福建这边的海面,过了清明以后,水温慢慢升高,水温如果升高到16度的时候,海参就会慢慢化皮,海参就会死掉,现在海上渔民就很担心这一点。
 
原来,随着气温的上升,养殖海参的水温也会升高,这时,海参如果卖不出去,就会生病化皮,最终化为海水,渔民一年也就白辛苦了。郭天助自己也养殖海参,他深知海参卖不出去的后果会是什么样。所以只要有养殖户给他打电话,海参质量好,他就会收,可是他收这么多海参,要怎么卖出去呢?
 
回乡的水产经销商们听说郭天助还在不断地收着海参,都替他担心起来。
 
经销商:今年行情不好,问题是收回来可能会赔钱。
 
经销商:怕资金压不过来不行,很容易把他生意做断了。
 
继续收购,一不小心这些海参就会砸在自己的手里,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别人认为有风险,郭天助却从中发现了机遇。
 
郭天助:如果行情好,大家都会做,市场行情不好,行情不好的话只要能做下去的话,我感觉是个机会。
 
这是一道菜,名字叫“佛跳墙”,是福建省的一道名菜,至今有近百年的历史,在福建省很多餐饮企业都会做这道菜,然而,郭天助就在这道对于福建人来说,很大众化的“佛跳墙”上,找到了销售海参的办法。
 
干海参需要泡发后才能食用,费时费力,郭天助发现,原来的淡干海参等产品的市场发展,越来越受限,他想用更多的海参产品来应对多变的市场。
 
郭天助把海参、鲍鱼、裙边、鱼肚、干贝等七八种产品混合到一起,做成了佛跳墙,将佛跳墙进行批量化生产,饭店只需要将这种成罐的佛跳墙加热15分钟就可以食用了,简单方便。
 
致富经:冒得倾家险 赚得惊心财(20171124)
 
这一天,郭天助邀请了一些经销商来品尝他制作的佛跳墙,果然,受到了经销商们的好评。
 
经销商:他这个佛跳墙,可以说在国内应该是数一数二的,很少有人能做这么好。
 
采访的时,郭天助带着记者来到他的冷库里看一样新产品。
 
郭天助:这就是我新出的鲜食(熟)冻海参,这样能锁住海参的原汁原味,跟传统的水发海参、干海参是不一样的。
 
郭天助告诉记者,他收回来的海参,百分之二十都加工成了食用起来既简单又方便的产品。2016年,销售额达到6000多万元,现在,他正在与电商合作,把多元化的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