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经]把鱼送上“跑步机” 江苏靖江陶鑫的养鱼财富真稀奇
[致富经]把鱼送上“跑步机” 江苏靖江陶鑫的养鱼财富真稀奇
鱼商贩:我说不能挑了,你把网箱往边上一拉,我说这个鱼不能装,我说不要了。
鱼商贩:我就不装,看你有什么办法,最后的两车怎么办你自己说。
陈丽美:你说最后怎么办?
两拨人争执得这么厉害全是因为水塘里的一万多斤鲈鱼。
工人:白天为什么不来?
商贩:什么白天不来 ?白天就等着装你这两车鱼老兄。
工人:你不买不要紧,废话都不讲了。
一听鱼贩说不要了,这位工人大姐急得把外套都脱了。
大伙儿这么生气是有原因的,下午5点鱼塘上接到消息,从上海要来两位商贩,买一万斤鲈鱼。大伙等到10点多,两辆水车才到,可两位商贩走到塘边,看了一眼鱼,一下变了卦。
商贩:怎么弄啊?
陶鑫:不行的话就把它放了。
商贩:你不会挑,这样的鱼我们没办法装。
大伙等了五个多小时,早早开始准备拉鱼,挑鱼过程中这位大姐裙子全打湿换成了工作服。电话里早已谈好了价格和数量临到跟前说规格不合适,不要了,白忙一晚上大伙全炸了锅。
工人:搞这么晚了,我们帮你们挑过来,你来了说你不要。
工人:我叫你们装通货的,你们又不装。
表面上是临时变卦,内里这样的争执,在卖鱼行业里常常上演。
陶鑫:传统养殖(卖鱼)的话要先用大网包鱼,鱼全部都拉到网箱里面了,如果到出鱼的时候,鱼商贩来拿鱼的时候,他就会压你的价,如果到了那个时候,你不卖不行,因为那么多鱼拉到网箱里面时间长了会缺氧会死亡,你再把它放到水塘里去,这个鱼也要死。
鱼一出水,时间就开始按秒计算,每分钟都会有损耗。上万斤的鱼进了网,拖的时间越久养殖户越着急,商贩们就是钻了这个行业的漏洞。
鱼贩子:你听我讲,这个鱼就在我们苏州吴江区都不要这个价钱装你这个鱼。
鱼贩嘴上说不要,却迟迟不肯离开,耗时间其实就是想再压点价。电话里谈好24元一斤鲈鱼,眼下,一下就要压价2元钱,一万斤鱼就是2万元。一斤鲈鱼利润也就8元钱左右,一张口杀了养殖户20%的利润。
这种不遵守契约的行为,在卖鱼行业里总在上演。鱼塘边的工人又气又急,可人群中的陶鑫却话不多说还很淡定,他就是300多亩鱼塘的主人。
陶鑫:我占了上风,他们占了下风,他如果不拉的话他损失比我大。我没有损失 他们的话就不一样他们过路费,这么远的路,价格就在我的手里。
陶鑫的话语间丝毫不担心鱼受伤,都是一样养鱼陶鑫真的能占上风吗?
没想到,半小时后,鱼贩果然坐不住了,按照陶鑫说好的24元钱一斤拉走了一万斤鲈鱼。
当地大部分老养殖户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怎么到了陶鑫这就这么轻松?陶鑫说他的的秘密还要白天来看。
陶鑫:来来来,我带你们去看我的跑步鱼,看我的跑步鱼怎么跑的。
游客:好多鱼。
陶鑫:这个鱼是经过训练的,一直迫使它锻炼,也叫跑道鱼,也叫跑道鱼,也叫运动鱼,现在老百姓给它起了很多名字。
凑近一看陶鑫的鱼的确很奇怪。它们就像在比赛一样,一个接一个的往前冲,不停得凑在终点,前面的鱼甚至被后面的鱼顶出水面。
眼前这些跑道是陶鑫专门给鱼用的,为鱼修跑道,训练鱼跑步,听起来挺荒唐可陶鑫却说,一般的鱼还真进不了这跑道。
陶鑫:这是我从市场刚买回来的一条鱼我给你看看不是每条鱼 想进跑道就能跑的。
记者 李谧孜:它放进去跑不起来还是怎么样?
陶鑫:不是跑不起来它跑不了多久就会累死。
记者 李谧孜:累死?
陶鑫:对。
记者 李谧孜:鱼还能累死 ?
陶鑫:对 。
记者:我不信。
陶鑫:我们今天试一下,我们今天把它放下去,一两天它就会累死。
记者:真的假的?
陶鑫:来,你看活力很好。
这条大草鱼重十斤左右,放下水很快就游走了,看起来也没什么问题。可第二天一大早,水面上出现了惊人的一幕。
陶鑫:昨天我们放的那个鱼已经累死了。
记者:真的?
水面上,昨天的大草鱼还在游动,但是却浮了起来游得很吃力。
陶鑫:不行了,它体力不支了。
记者 李谧孜:我的天,这就是昨天那个鱼是吧?
陶鑫:对。
记者李谧孜:他真的累死了。
陶鑫:累死了。
记者:就是在这里游了一天就不行了,从早到晚游了一天。
陶鑫:这是传统养殖的鱼,它在大的水面里面养殖,它没有流水
记者:它平时是不怎么游动的。
陶鑫:它平时不会像我们这个跑道里面这么激烈地顶着水。
鱼被累死,这还挺新鲜。跑道里水每秒流速是2米左右,鱼想在这样的流速里生存就得顶住水流。一般的鱼大多数在静止的池塘里养殖,从小到大都不用顶水。进了陶鑫的跑道,不怎么运动的大草鱼,一天下来差不多游了170多公里,直接累到翻肚皮。
陶鑫养了将近90万尾鱼,可他的鱼在这个魔鬼训练般的跑道里却很有活力,还为陶鑫带来了惊人的财富。
记者李谧孜:100平方米就养了三万斤鱼。
陶鑫:对。
记者:一亩地不是有20万斤鱼?
陶鑫:一亩地的话就要卖100多万元。
记者:一亩地就能卖100多万元。
陶鑫:对 100多万元。
陶鑫每条隔开的小跑道只有一百平方米,一个跑道里就涌动着3万多斤鱼,一亩地能为陶鑫带来100多万元的财富,在靖江这个水产养殖发达的地方也是奇闻。
村民:这么小的地方怎么可能堆这么多的鱼,它们不就堆成堆子了,鱼不好动了。
村民:他这么说是虚伪的 (一亩地养)20万斤鱼是不可能的,最多养殖4000斤鱼。
别人一亩地最多养4 000多斤鱼,陶鑫一亩地养鱼3万斤,一亩地就能收入100多万。更让人震惊的是,跑道养出来的鱼,还能让陶鑫比当地别的养殖户一年多赚200多万元。
记者:两条鱼都有8斤重?
陶鑫:对两条鱼差不多大。
记者:这个鱼好像要胖一些 。
陶鑫:对 你看它这个鱼的肚子跟我的这个鱼的肚子区别最大。
记者:看一下,比一下,这个肚子很软。
陶鑫:对,这个肚子很大,我们这个跑道里面养出来的鱼,它条形很好,肚子很小。
陶鑫的跑步鱼肉质紧实,品质高,每斤还能高出市场价4元左右,一个跑道3万斤鱼就能多出10多万元。陶鑫有22个跑道,一年就能比当地别的养殖户多赚200多万元。
可这份钱不是谁想赚就能赚的,一百平方米的跑道里养殖3万多斤鱼,相当于鱼都挤在罐头里动弹不得,陶鑫却还能让鱼游起来,鱼贩的刁难他也一招化解。陶鑫的跑道到底有什么机关?养鱼两年,陶鑫又是如何在300亩的水面里创造千万财富,一年净赚400多万。
1996年,陶鑫当兵退伍后,在济南和弟弟经营一家消防工程企业,一年能净赚500多万元,可一直和妻子分居两地,2012年,陶鑫决定回老家和老婆孩子团聚,济南的生意没有丢,在家也不能闲着,陶鑫在家门口又发现了一个新生意。
记者:有蛇,蛇,这是什么蛇这有毒吗?
陶鑫:有毒,,
记者:我的天。
陶鑫:你看到它之后你不要去碰它就行了。
记者:晚上这里很容易有蛇。
陶鑫:很容易有。
除了蛇,这里还有许多野生的青蛙。
别人吓得够呛,陶鑫看到蛇和小青蛙却很高兴。陶鑫回老家看准了近年来生态大米的市场,水稻田不施农药,全靠生物方式治虫,青蛙和蛇帮陶鑫除掉田里的害虫。这样种水稻,加工成大米后,一斤能卖到6元钱,是普通大米的3倍价。300亩地一年销售额达到100多万元,净赚60多万元。
大米让陶鑫赚到农业上的第一桶金,2014年4月,陶鑫又花20多万元接下了村里一片300亩的水面。
陶鑫:这就是南美白对虾,现在就能吃,就能剥了吃了,我们小时候有个(说法)先吃头后吃尾,吃完会游水。
养虾陶鑫也没太当个事,可没想到这块地彻底把陶鑫拴住了。养虾两年,陶鑫亏掉300万,这300万让陶鑫立下一个决心。
陶鑫:也是激发我把农业作为二次创业的动力所在,就开始把心放在这上面了,我就开始在规划了。
亏了钱反而激起了陶鑫的挑战精神,他把事业重心放在了农业上。总结失败后,陶鑫觉得想在农业上赚到钱,必须与众不同。2016年3月,一个新名词一下吸引住了陶鑫。
陶鑫:跑道鱼 它一直在跑道里锻炼一天到晚在游。
记者:它的这个习性就是喜欢顶水。
陶鑫:鱼它有一个戏水的习性。
记者:你不需要去要求它跑步。
陶鑫:对。
记者:只要让水流起来它就会自动往前跑。
鱼的习性就是逆流而上,跑步鱼根据鱼的习性制造水流,迫使鱼不断游泳就像人在跑步机上不停跑步一样,所以叫跑步鱼。可一个跑道100平米养三万斤鱼,这么多鱼堆在一起呼吸都困难。常规养殖的话这么高的密度鱼都活不下去,陶鑫还怎么实现高产?
陶鑫:氧气是靠水流带到水里面 跑道里面鱼的密度非常密 如果没有这个流水是不可能实现高密度养殖
水泵制造水流,给跑道里三万多斤鱼足够的氧气,还能刺激鱼不断逆流游泳,兼顾了鱼的高产和品质。一百平米养殖三万斤,一亩地的确能收入一百多万元,但是还需要别的水生物来帮忙。
陶鑫:一比八的比例。
记者:就是说它?
陶鑫:一个跑道配8亩水面。
记者:其实不是说鱼只养在跑道里就行了。
陶鑫:对这个是水草,
记者:特意种的?
陶鑫:对,就是让它来净化水体。
跑道鱼养殖密集,一个跑道需要在周边配8亩水面来净化。这个新颖的养殖方式是江苏省海洋渔业局从美国引进的,陶鑫觉得正符合自己与众不同的需求。他到江苏盐城等已经养殖成功的地方考察后,2016年4月,陶鑫凑出100多万元修建了十条跑道开始养鱼。可是陶鑫没想到,别人那儿成功的跑步鱼技术,到了自己手上就没那么容易。
记者:这能算鱼苗吗?
陶鑫:对,人家普通养殖的话,也有人直接放一斤的鱼苗,大鱼苗,当年就能快速生长上市。放下去有一个星期吧就开始慢慢死亡那时候。
记者:一个星期就死了?
陶鑫:对就开始死亡,最多的时候一天死了将近2000多斤?
活蹦乱跳的鱼苗放下去,不到一个月全死了,陶鑫一头雾水,在当地别的养殖户那儿好好的项目怎么到了自己地里就干啥赔啥。
陶鑫:老兵跟我们讲战争时期的故事,那个时候不就是这样的吗?你如果贪生怕死就不行,就得杀出一条血路来。
记者:你觉得现在做农业就跟当时打仗一样吗?
陶鑫:是一样的道理,就包括一个人的一生也是,你遇到什么事情就退缩的话你什么事情也办不了。
陶鑫不肯就这样轻言放弃,他意识到,考察的时候别人都说好养,实际上关键细节多少有所保留,一个月里陶鑫四处找专家,最终鱼苗死亡的原因让他哭笑不得。
陶鑫:太大太胖不能进跑道 后来就是说它体质跟不上死掉了 买鱼的话就要挑又大又胖的鱼来买哪知道太大太胖了到我这个跑道里面身体太虚了
鱼苗胖跟不上流速造成死亡,陶鑫这下知道做农业急不得,再成熟的项目也要自己一步步摸索。陶鑫自己繁育这种小鱼苗,经过反复实验,最初下跑道的小鱼苗,水速调节到0.2米一秒,这种6两以上的成鱼就用2米一秒的流速。
2017年年初,陶鑫养殖的跑步鱼终于可以上市销售了。
陶鑫:鲫鱼。
记者:这是鲫鱼?
陶鑫:对这是鲫鱼,鳞片很紧实。
记者: 就像皮一样?
陶鑫:对。
陶鑫:长江里面的长春鳊很漂亮你看它的背鳍上面有一条红色的线。
记者:这个是吧这有个红线。
陶鑫:对。
记者:这是什么鱼?
陶鑫:这是鲈鱼。
记者:这个叫鲈鱼?
陶鑫:对,加州鲈,批发商到我这里来拿鱼,应该比(当地)其他传统养殖的鱼贵4到5元钱。
这几种鱼都是陶鑫经过实验挑选出最适合在跑道里养殖的品种。鱼的活力好,品质高,一斤鱼平均比市场上高4元钱左右,陶鑫年产60多万斤鱼,一年就能比当地别的养殖户多赚200多万元。
陶鑫对自己的鱼能多卖钱很有信心,可业内都知道,到了卖鱼有时候,鱼出了水容易损伤,养殖户被坐地砍价是常有的事。
陶鑫:逼着你卖,你不卖不行,你不卖损失最大,因为我在跑道里面我拉起来很方便,装鱼的时间越短,对鱼的活力越好这个价格就掌握在我的手里,就不掌握在他们手里。
跑道里养殖集中方便捕捞,看鱼,捕鱼一网就能抬起来上万斤,也不会伤鱼,利用这个特点陶鑫占了上风。
跑道养鱼让陶鑫尝到了不少甜头,2017年年初又增加了十条跑道,一条跑道产值30多万元,多十条就能多300多万的收入,可这赚钱的算盘却让陶鑫面临整个跑道都要重建,上百万元打水漂的危机。
陶鑫:鱼粪也变多了这个跑道的排污系统就跟不上了,现在又没办法改造,因为他的设施全部在水下。
增加跑道后,陶鑫的农场一天就产生600多公斤的鱼粪,跑道自带的排污系统承载不了这么多鱼粪。陶鑫陷入尴尬境地,要不就减小跑步鱼的产量,或者花上百万元重建。
陶鑫:我在农业上面已经习惯了,什么事情都是有一个小环节做得不到位都会影响整个一年的收入,收成。所以遇到一点小问题我们就得动脑子去想办法来解决它。
很快陶鑫想出一个办法,不仅暂时解决了排污问题,还能在水里白捡钱。
陶鑫:船上,船上有一条鱼这又有一条。
记者:把船上的一条抓住。
记者:这里跳上来一条鱼 这个就是鲢鱼吗?
陶鑫:对 这就是鲢鱼 你看我们这个鲢鱼头上。
记者:肉好紧实。
陶鑫:都是绿颜色的。
记者:绿颜色说明什么?
陶鑫:就像野生的。
陶鑫:养殖塘里面的鲢鱼这上面都是发黑的。
这些白鲢在外塘不喂食,专吃水里的浮游生物帮助净化水质。光靠这些鱼陶鑫一年就能把300亩水面的地租赚回来。
可300亩的水面未来肯定还要扩充跑道,花靠白鲢净化能力达不到。可养鱼就得看水好不好。
2017年6月 ,陶鑫得到了一个启发,不仅彻底解决了水质净化难题,还发掘出一个新财富,一年多赚100多万元。这东西陶鑫说白天看不着,只能晚上偷偷去抓。
陶鑫:白天它不上来晚上上来的螃蟹才是成熟的螃蟹,这只螃蟹大了,这个现在它就不能论斤卖了,论只卖。
记者:超过了多少重量的螃蟹论只卖?
陶鑫:四两。
记者:超过四两的螃蟹?
陶鑫:就论只卖。
记者:这个一只多少钱 ?
陶鑫:这只现在的话得150元钱一只。
记者:一只150元钱?
陶鑫:对。
陶鑫:3000元钱(一筐)。
记者:这一点儿 这不到50只吧?
陶鑫:对3000元钱。
100亩的螃蟹一年为为陶鑫带来100多万元的利润,通过养殖螃蟹陶鑫把300多亩的水面打造成一个小生态体系来净化水质。
陶鑫:我们周围养殖螃蟹的人比较多,后来我就发现,螃蟹塘就跟人工沼泽差不多,我就想我这边能不能也来造一个人工湿地,利用人工湿地来解决我那个跑道的水污染问题。
陶鑫养殖总有高招,销售也有一套,只一招就让自己的螃蟹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陶鑫:一秒钟都不到。
记者:这都冒烟了,它不会疼吗 ?
陶鑫:不会 。
记者:这可以摸吗?
陶鑫:可以 擦不掉。
记者:这样擦 。
陶鑫:擦不掉煮熟了之后这个字更漂亮。
记者:它好像还没什么事。
陶鑫:没事没有感觉。
记者:还挺有活力。
陶鑫:它感觉不到,时间太短了。
螃蟹身上的字是用低温激光打印,打什么字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定制,这让陶鑫的螃蟹很受年轻人的欢迎。
现在,陶鑫300亩的水面上,中间22条跑道里的鱼一年为他带来800多万元的财富,能净赚300多万元。外塘的仿野生鱼能赚20多万,净化水质的螃蟹还能让陶鑫一年多赚100多万。
陶鑫:都跟别人一样的话大家都这么做的话,它这里面肯定没有什么含金量了,你就要去挖别人没有挖掘的东西人家想不到的东西你想到了这个才有含金量。
陶鑫靠着各种各样的小窍门,养鱼两年时间在一个300亩的水面和300亩的稻田里掘到千万财富,还总能比别人多赚钱,用小而精地方式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致富路。